木工坊主题探究观察案例 ——《我们都有一个家》

作者:郭梦芝来源:发表时间:2022-01-07

 

木工坊主题探究观察案例

——《我们都有一个家》

一、儿童海报的设计来源

   大班本月主题活动为“大中国”,自从每个小朋友进入所选社团木工坊选了社长副社长后,小朋友们就表现的非常愿意参加小组形式的活动。本次探究的来源就出自于周二木工社小社员们。

二、儿童海报生成路径

1.已有经验,问题提出

    通过本月主题“大中国”班级活动的开展,孩子们都了解到了“国庆节”,国庆节收假后孩子们来到木工坊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讨论起国庆去哪里玩了。

老师:孩子们,我们的大中国呀,是特别大的一个家,地大物博有特别多著名的建筑物,比如天安门、长城、故宫等等,你们国庆节出去玩有没有看到其他什么特别的建筑物呢?

面团:国庆节我特开心,我回老家去玩了,老家的房子好奇怪啊,都没有电梯。

希希:我去达州玩了,我看到那种有瓦的房子。

嫚:国庆节我去三亚玩了,我还住了海景房。

峰:我好想做一个自己的房子啊,和你们看到的都不一样。

做房子这个建议得到大部分孩子们的支持。

教师:你们看到的房子真特别呀,那今天你们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房子呢?

问题一:一起做一个什么样的房子?

玥:做一个城堡的房子的吧!

嫚嫚:我也要做城堡房子,里面还要有沙发那些。

峰:我觉得房子旁边要有一个飞机场。

桐:我觉得还需要有些装饰还要有蓝天白云大树。

  通过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这座城堡房子的雏形大致已成。

2. 问题解决过程

问题二:怎么分工?  

做一个什么样的房子已经商量好了,实际操作时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我”需要做些什么?(小组成员怎么分工?)

桐:我很喜欢画画,我可以把要做的房子画出来。

峰:我的力气特别大,我可以锯木头钉钉子。

祺、杰:我力气比你大,我也可以锯木头、钉钉子。

熙:我也想来锯木头。

桐:那装饰、房顶、窗户那些怎么办呢?

玥:张晨希没来,那我和鲁嫚和她一起来做屋顶吧。

桐:面团,我来画那些屋顶的形状和装饰,你来帮忙剪吧。

  通过孩子们不断地商量、讨论,最终制作房子的的进度又进了一步。 孩子们分好工后就开始正式“工作”啦,孩子们先是围在一起画了一张设计图,又画了一张材料清单:防护装备(8套)、锯子(4把)、木头(8根)、纸(2张)、钉子(18颗)、锤子(3把)。最后根据设计图、清单去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  

问题三:设计图过于简单怎么办?

    而作为“设计师”的桐去“检查”小组员工作时发现:设计图太简单了吧,颜色都没有,万一做出来的城堡房子不好看怎么办?雨桐:郭老师,我可不可以把纸带回家重新画一幅设计图啊。得到我的允许后,雨桐开心的拿着需要的材料回到了教室;第二天兴冲冲的告诉我:郭老师,你快看我的设计图。

    雨桐新画的设计图和他们讨论时说的城堡房子如出一辙:有城堡有大树有白云有停车的地方,构图非常完整颜色也特别的漂亮。

问题四:锯木组锯的木头不一样长怎么办?

    孩子们根据分工结合设计图开展属于自己的“工作”,身为设计师的雨桐还当起了“监工”看每个人做的工作怎么样了。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可把雨桐急坏了:锯木组锯的木头不一样长!着急之余还不忘想办法,最终桐想到一个好办法,她决定去提醒一下锯木组。雨桐:负责锯木头的快过来啊,你们锯的木头不一样长,这个不行,你们锯的时候小心点,一定要一样长。锯木组的小朋友很认真的在听。后面在锯木头时雨桐还一直在旁边进行“指导”。     

3. 解决问题

问题五:锯木组锯的木头仍然有长有短怎么办?

   检查完装饰组的工作以后雨桐又去到了锯木组,一看又把她急坏了:锯木组锯的木头还是不一样长。她拍了拍额头表示出一副无语且气急败坏的样子。观察了一会又说:这样吧,我把木头放在一起再拿一支笔,我给你们画一条一样的线线吧!

    画好线线后锯木组锯断的木头拿来一比,果然是一样长的呢!这一个小小的成功给雨桐带来了大大的满足感,检查指挥组员时更加卖力更有方法了。   

4. 儿童海报制作与分享

    幼儿发现问题(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房子)——解决办法(小组讨论:做一个有树、有云、有停车场的城堡房子)——发现问题(不知道该做什么)——解决办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位置空缺形成小组分工)——发现问题(锯木组锯的木头不一样长)——第一次解决:未成功(口头告知锯木组要把木头锯成一样长)——第二次解决:成功(给需要锯的木头上都画上一样长的线)

三、对儿童海报是否促进了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进行分析。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会是怎样的呢?师:雨桐,你在做房子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没?雨桐:我发现据木组锯的木头不一样长,根本不适合做房子。师:那你想了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呢?雨桐:我是先告诉他们要锯成一样的,可是他们不听呀!师:那怎么办呢?雨桐:我又去拿笔给他们画了线线,画了线线木头就一样长了。师:那最后问题解决了吗?下一次会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办呢?雨桐:解决了呀,我可太厉害了,后面锯的木头就一样长了。以后锯木头我都可以先给他们画好线线就不会不一样了。

幼儿在活动结束后根据老师的引导回顾讲述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在整个活动中从无计划到有想法再到有计划做计划,最终丰富计划实施计划都能够保持很长的注意力,一直坚持将自己的想法去一一实现;实际操作过程中虽然遇到不止一个问题但是都能不断的去尝试一一去解决(与同伴沟通,独立想办法),在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成功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中幼儿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专注能力、合作能力、领导组织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